推广 热搜: 东平县  东平湖  东平县公安局  接山镇  东平县人民法院  东平街道  东平  东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大羊镇  梯门 

东平县就业扶贫托起贫困群众“金饭碗”

   2021-03-05 大众日报29

  实施就业扶贫,让贫困群众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这是解决群众生活贫困问题的“根源”。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聚焦贫困群体,全力推进精准就业扶贫,采取拓清底数、开发就业岗位、拓展扶贫链条、开展技能培训和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措施,让贫困群众端稳端牢就业的“金饭碗”,托起稳稳的幸福。

东平就业扶贫托起贫困群众“金饭碗”

  产业扶贫:贫困群众有底气

  走进东平县晧兴服饰商贸公司的加工车间,60多名工人正紧张赶制服装,确保及时交货。在车间工作的老湖镇贾村村民姚来花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晧兴服饰商贸公司创办后,她被安置到就业扶贫车间务工,全家有了稳定收入,日子发生了大变样,脱贫致富也更有了底气。

  “要立足东平实际,明确产业定位,实施精准招商,特别要着力引进一批能够‘带动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百姓家门口就业,家门口挣钱。”泰安市委副书记、东平县委书记曲锋在实地调研中多次强调产业扶贫的重要性。东平县围绕绳网制作、服装制帽、柳编加工、食用菌种植、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开发就业岗位,以“就业扶贫基地+原料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延伸产业扶贫链条,通过岗位安置、带料加工等渠道吸纳贫困劳动力,使贫困群众增收有了保障。全县共设立就业扶贫车间(基地)28家,创建全国就业扶贫车间(基地)2家,就地就近吸纳劳动年龄内贫困群众483人。

  技能培训:贫困群众燃希望

  面对贫困群众就业技能缺失、就业动力不足的问题,东平县实施“菜单式”技能培训,实现“智志”双扶。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特色优势,分层次、多角度开展州城烧饼、东平粥、渔家乐、农家乐、柳编藤编等特色技能培训,服装加工、电工焊工、汽车驾驶等实用技能培训和月嫂、育婴员、家政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技能培训,努力帮助贫困群众掌握脱贫解困的一技之长,让贫困群众重拾致富信心,点燃脱贫希望。脱贫攻坚以来,东平县共培训各类人员3.9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库区移民和滩区群众6996人。

  东平县老湖镇依托当地的巾帼编织协会,积极探索建立“基地+带头人+贫困妇女”的手工编织扶贫模式。由协会牵头联系企业,统一提供场地、原料及技术培训,组织社区及周边农村妇女学习编织技术,既可以集中编织,也能利用个人空闲时间分散完成,灵活的运作方式让群众十分满意。凤凰社区的编织工人王笃芬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一个篮子三块钱,三天收一回,付现钱。离家又近又能照顾老人,不用出去打工,真是太方便啦。”王笃芬满怀感激地说道。

  公益性岗位:贫困群众暖心窝

  为解决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东平县结合“生态立县 绿色发展”的路子,创新性、多渠道开发了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设置了乡村保洁保绿员、生态林木护理员、林业技术指导员、日间生活照料员、城市社区服务员、村级扶贫专员等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县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879个,其中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718人,公益性岗位开发规模位居全省前列,被人社部作为全国人社干部远程教育案例。

  郑亭亭是州城街道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两位老人都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顾,她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所有花销只能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在东平县开发了一批公益性岗位后,郑亭亭通过向村委会申请,获得了社区保洁员的工作。“现在我既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真是打心眼里觉得暖乎乎的。”郑亭亭十分满足地说。

  就业扶贫使贫困群众变身新时代的“打工人”,拥有了致富奔小康的“金饭碗”,点燃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今后,东平县将继续鼓足干劲、大步前行,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贫困群众在致富发展的道路上更有方向、更有奔头。(记者 曹儒峰 实习生 张天成 通讯员 井凤翔 报道)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东平网官方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东平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东平新闻
点击排行
推广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增值服务  |  版权声明  |  删稿申请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c)2008-2024东平网 京ICP备1303912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