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东平县  东平县公安局  东平湖  接山镇  东平街道  东平县人民法院  东平  大羊镇  东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梯门 

2022年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07-13 东平县统计局65

  2022年,东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兴县、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树牢“三敢两不怕”工作理念,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实现了新一届政府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中有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83.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2.5%。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23.8:31.9:44.3调整为23.9:32.7:43.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1%、51.1%、26.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2.2、1.2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41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亿元,贴息410万元,扶持创业340余人,带动就业5800余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得到有效解决,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市场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县已注册个体工商户41937户,资金数额1012428万元;私营企业11888户,注册资本6401853万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健康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109.3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种植业产值57.6亿元,增长10.2%;林业产值1.7亿元,增长10.8%;牧业产值21.5亿元,减少6.5%;渔业产值22.3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2亿元,增长13.8%。

  全年粮食总产量63万吨,同比增长0.6%。其他农产品产量情况见下表。

  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63

0.6

#夏粮

万吨

32.1

0.6


#秋粮

万吨

30.9

0.5

棉花

万吨

0.3

-0.4

油料

万吨

1.4

-14.6

蔬菜

万吨

70.2

14.5

园林水果

万吨

1.5

3.9

  全年肉类总产量3.7万吨,同比增长4.3%;禽蛋产量2.6万吨,减少32.1%;牛奶产量0.8万吨,减少39.3%。

  水产养殖面积5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4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品产量5.7万吨,捕捞产量1.7万吨。

  农业机械总动力91.5万千瓦。拖拉机12667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032台。农用排灌机械14504台,收获机械5220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其中,节水灌溉面积72.5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亩。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0%。

  三、工业

  工业生产效益总体向好。从产值及增幅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38.4%;非金属矿采选业11.9亿元,增长15.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4亿元,增长6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8.6亿元,增长3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2亿元,增长8.4%;造纸和纸制品业8.1亿元,下降17.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2.2亿元,下降14.9%;纺织业3.4亿元,下降15.0%;农副食品加工业28.3亿元,下降21.9%。全县8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

  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

产量

单位

增长(%)

铁精矿

94.7

万吨

21.3

饲料

9.1

万吨

-11.7

精制食用植物油

10.2

万吨

-35.8


万米


亚麻布

425

万米

-1.8

帘子布

0.9

万吨

-10.0

服装

333.6

万件

7.1

纸制品

7.7

万吨

-16.3

合成氨(无水氨)

164.1

万吨

35.8

橡胶轮胎外胎

61.7

万条

-15.8

硅酸盐水泥熟料

94.7

万吨

-19.9

商品混凝土

102.6

万立方

2.6

钢材



塑料制品

0.9

万吨

28.6

汽车


万辆


摩托车整车


万辆


白酒


千升


彩色电视机


万台


家用电冰箱


万台


家用洗衣机


万台


微型计算机设备


万台


发电量

5.1

亿千瓦时

-1.9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建筑业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4%,第二产业增长11.8%,第三产业增长28.3%。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由去年的4.8:35.2:60.0调整为3.8:32.5:63.7。

  投资项目个数不断增加。全县在库5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312个,比上年增加64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00个,500万-5000万元投资项目183个,房地产经营开发项目29个。

  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压力。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26.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9%。从结构看,住宅销售面积26.4万平方米,下降9.4%;其他销售面积0.3万平方米,增长124.5%。商品房销售额15.9亿元,下降11.6%。

  建筑业保持增长态势。44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7.9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6亿元,增长5.9%;安装工程产值1.1亿元,增长95.5%。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略增。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亿元,同比增长0.2%。分行业看,批发业增长9.8%;餐饮业增长3.5%;零售业、住宿业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势头强劲。全年进出口总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50.7%。其中,进口总值17.9亿元,增长181.0%;出口总值0.4亿元,减少56.8%。实际利用外资3019万美元,增长129.2%。

  七、交通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年底全县通车里程2918.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公里(济菏高速、济徐高速、董梁高速),国道65.9公里(105国道京澳线、220国道东深线),省道135.7公里(326省道泰商线、243省道泰梁线、246省道临邹线),县道336.4公里,乡道226.5公里,村道2091.1公里。公路密度217.3公里/百平方公里。班线客运共计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988.3万人公里。

文旅产业加快恢复。全年接待游客682.2万人,恢复至2019年的84.0%;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75.0%。文化、旅游、生态、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7家,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创建单位2家,省级景区化村庄5处。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969万元,同比增长4.7%。其中,各项税收115100万元,下降3.8%,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7.8%。各项税收中,增值税38802万元,下降18.8%;企业所得税13373万元,增长12.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8466万元,增长13.1%。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住房保障支出分别为99211万元、2403万元、130549万元、30380万元、9992万元。

  金融业整体向好。年末,全县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65.1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98.1亿元,增长16.1%;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40.8亿元,增长22.2%;机关团体存款余额24.7亿元,增长3.0%;财政性存款余额1.5亿元,下降5.1%。全县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7亿元,增长3.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8.4亿元,增长8.9%;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48.6亿元,下降2.4%。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5238人,专任教师222人。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40637人,专任教师3504人。小学53所,在校学生40975人,专任教师2409人。

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全年有效发明专利134件,其中,当年授权发明专利4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35件。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县共有公共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3馆均为国家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16个。世界级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处。东平阅读推广人孙新荣获“全国乡村阅读榜样”称号,为山东省唯一人选。创作的小品《彩礼》荣获山东省群众小戏小剧二等奖。

  卫生服务水平继续提高。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617所,其中,医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卫生院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诊所130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3659张,比去年增加299张。卫生技术人员411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694人,增加36人;注册护士1693人,增加60人。

  十、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2769.9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100%,污水处理量1617.7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本年污水集中处理率97.8%,无害化垃圾处理率100%。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3ug/m3、25ug/m3、76ug/m3、43ug/m3。东平湖(以湖心监控断面评价)COD、氨氮、总磷、氟化物浓度均值分别是16mg/L、0.182mg/L、0.038mg/L、0.56mg/L;大清河(以戴村坝监控断面评价)COD、氨氮、总磷、氟化物浓度均值分别是18mg/L、0.221mg/L、0.052mg/L、0.56mg/L。东平湖、大清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符合东平湖南水北调调水要求。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5起,死亡10人。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10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392。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稳中有降。全年出生人口3779人,出生率4.67‰;死亡人口5267人,死亡率6.51‰;自然增长率-1.8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54元,同比增长4.4%;人均消费支出22631元,减少3.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41元,增长6.7%;人均消费支出12475元,增长3.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9.2%。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推进。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助19130人,同比减少1644人。其中,城市319人,减少199人;农村18811人,减少1445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54万元,增加3.2%。其中,城市249万元,减少37.2%;农村9805万元,增加4.9%。全县特困供养人员4708人,其中,城市15人,农村4693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6839.5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城市22.2万元,增长23.1%;农村6817.3万元,增长16.5%。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全年参保企业1583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217家,参保人数1.44万人;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2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7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35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67.29万人。全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职业年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26亿元,发放各项社会保险待遇15.27亿元,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7352万元,代发丧葬费、抚恤金、乡医、电影放映员补贴等款项1.53亿元,发放率100%。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所列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综合数据与各专业数据不一致以综合数据为准,专业数据不再调整。

  4、自2015年起,使用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全部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与以往年度不可比的新口径。

  5、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统计局数据与部门数据可能不一致。


 
关键词: 东平县统计局
版权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东平网"字样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东平网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同时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如若不想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东平网官方群。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东平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东平新闻
点击排行
推广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增值服务  |  版权声明  |  删稿申请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c)2008-2024东平网 京ICP备13039121号-2